元件配置
1.1:本机采用:帝龙科技第三代LDY-UVSL-HVM/B.CS2012调光系统。
1.2:PLC:采用台湾台达EH系列产品。
1.3:人机界面:采用海泰克或威伦7.0英寸真彩系列产品。
1.4:电器:接触器-德国金钟默勒、中间继电器-日本和泉、空气开关-瑞士ABB等,全部釆用品牌产品,确保电器安全性和稳定性。
1.5:UV高压线:采用LDY耐压5000V高压硅胶线。高效屏蔽对周围不产生干扰,适合长期高压负载工作。
1.6:电快接–采用德国安费诺原装高压电源快速接头(3000V)。
1.7:气动元件–采用日本SMC;气动快接–日本;不锈钢水流快速接头-日本;电磁阀–台湾。
1.8:光源控制柜:釆用德国威图公司立体框架式柜体,表面经防锈处理真空喷粉而成,柜体
设计为对流方式散热,有效保证电器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
1.9:机械设备设计合理紧凑。比同行产品故障率低80%以上。
1.10:全部主要配件均釆用品牌产品戓自主研发产品,确保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
控制系统
2.1: UV灯强度输出:30%—100% 无极调光系统输出,自动配合印刷设备离、合压,灯罩合压强光、弱光自动转换。让不同产品得到完美结合。
2.2:合压强弱光自动转换,快门与印刷机联动,多灯任意选择
2.3:人机对话:全自动电脑友好的人机对话介面,中英文显视选择,全部故障报警记录存档及故障解除方法指引,可随时查阅。
2.4:无极调光系统:帝龙科技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的全数字磁饱和调制器控制电坑器电子控流调光技术,每灯一台互不干扰,安全稳定,通信协议采用485串行通讯,其调光技术为高效水平。
固化干燥单元
3.1:HVM/B-UV升压系统:稳定性高、温度低、无噪声、无振动、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
3.2:UV灯管:采用英国alphacuy或南韩产品参数确保100%跟UV变压器相配,平均每支寿命2000/H-3000/H。
3.3:UV干燥固化灯箱:釆用水冷加辅助风冷快门水冷式UV灯罩,灯罩内外壳全部采用模具压注成型,内外壳均具有水偱环冷却,加以合理负压抽风系统,可以保证灯罩及印刷机内的温度保持在较理想水平。
3.4:欧式水冷导纸盘:收纸部UV灯照射区导纸板采用欧式内循环水冷却结构,有效降低温度及防纸张刮伤。
冷却系统
3.1:冷却系统:冷却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第四代独立式外循环和内封闭式循环二段四次冷却技术,冷却速度快、效果好,比常规结构冷却方法节能50%以上。
3.2:UV灯罩:采用水、气冷却方式冷却,保证UV灯管在合适的环境内工作,UV灯的UV能量输出和UV灯的寿命都会有所延长。
3.3:内循环冷却液:采用专用UV冷却液(防冻、防沸、防垢、防腐)更有效快速带走UV灯管所产生的温度。(采用纯净水或蒸馏水都会产生水诟)。
深圳市帝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 IR、UV干燥固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生产LED V固化系统、水冷 UV固化系统、UV光固机、IR干燥设备,适配于各种胶印、柔印、涂布、标签、丝印、喷墨等机械。在胶印、凹印、柔印、涂布上光、商标印刷、3D印刷、薄膜开关、光学镜片、光学膜、增光膜、太阳膜、太阳能等领域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青睐,已与多家企业 ,深圳市帝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帝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帝龙科技有限公司、温州科镭、汕头依明股份、深圳市帝龙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台一、深圳市帝龙科技有限公司家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原装配套)。
最佳回答:
要看啥机型了s40 把墨都减到零 把色组选择关了 然后手动把墨杠调平 就可以了
其他答案1:
Xvx
其他答案2:
要看啥机型了s40 把墨都减到零 把色组选择关了 然后手动把墨杠调平 就可以了
最佳回答:
惠普喷墨打印机墨盒计数、显示缺墨厂家厂设置作用提醒消费者更换墨盒 自行添加墨水必意提示选择继续打印 注意能点击墨盒保护选择墨盒保护计数完毕强制让更换墨盒 综所述:803墨盒清零(必意)继续使用(直墨盒识别止
其他答案1:
首先要准备一些透明胶带和裁纸刀,将用完的墨盒取下来,喷头向下,将墨盒电子触点朝自己的方向(如图)。
1、取一段约3毫米宽的胶带,粘贴到电子触点第6(读取芯片信息)脚上。
2、将墨盒安装回打印机上,系统会加以检测,提示墨盒错误,按“确定”取下墨盒。
3、取6毫米宽的胶带,粘贴到电子触点第34(写入芯片信息)、35(黑墨盒识别)、36(黑墨盒信息写入)脚上。
4、将墨盒安装回打印机上,系统再次检测墨盒错误,按“确定”取下墨盒,关闭打印机电源(一定要在没有墨盒的情况下关闭打印机电源)。
5、打开打印机电源,将墨盒上的胶带全部取下,安装墨盒,计量器已经恢复。
其他答案2:
目前还没有办法破解。
最佳回答:
操作规程:
一、开机准备规程
1、主控面板操作
①、上边一排主机启动,停止按钮:按下左按钮主机启动:按下右按钮,主机停止;
下边一排:左边为主机减速调整按钮;中间为主机自动归零按钮;右边为主机加速按钮;速度显示在左侧的显示器上。
②真空吸附(俗称下吸风)开关指向左边,吸纸电机停止,开关指向右边,风机开始工作。右边为调速按钮,按下“+”为风量增加,按下“-”为风量减小。弯翘片及时调整风量,使纸板充分吸附在格栅上。
③除尘吸风控制:
按下除尘吸风(俗称上吸风)左键,风机开始工作,按下右键风机停止工作。
④印刷启动,停止按钮:
按下左边按钮,各色印刷部网纹辊下降开始着墨,送纸部格栅下降开始送纸。按下右边按钮,各色印刷部网纹辊开始上升停止着墨,送纸部格栅上升停止送纸。
⑤左右挡板调整开关:
左边为左挡板调整开关:开关扭向“+”左挡板相左移动,开关扭向“-”左挡板向右移动;
右边为右挡板调整开关:开关扭向“+”右挡板向右移动,开关扭向“-”右挡板相左移动;
上边为左右挡板同时调整开关:开关扭向“+”左挡板向左移动,右挡板向右移动;开关扭向“-”左挡板向右移动,右挡板向左移动。
⑥后挡板调整开关:
开关指向左边,后挡板向前移动,开关指向右边,后挡板向后移动。
下弯纸板应摇低后挡板,上翘纸板应摇高后动版,是纸板顺利进入。
⑦急停按钮:
如有紧急情况,立即按下急停按钮。
⑧送纸部控制面板:
车壁锁按钮:按下按钮指示灯亮,车壁锁开,机组可以移动。按下按钮指示灯灭,车壁锁锁住,机组不能移动。
⑨移动开关:
车壁锁打开,左按钮机器合拢,右按钮机器分开。
⑩主机寸动(点动)按钮:
按住此键,主机慢速运行。
2、送进部操作:
根据生产任务单、工艺单、印刷小样要求、调整送进部规矩,拧动前档板侧面手柄,调节到一张印刷纸板容易通过即可,调整侧档板,后挡板及吸风系统至合适位置。用本单由纸板线转过来的纸板试放合适,即调整完毕。
二、上版操作规程
1、按照生产任务单上的印版号、提取印版、核对印版与印刷小样(或样箱)是否完全一致。
2、拉开机组、找准中心线,用脚踩住脚踏开关转到挂版固定槽处,将印版送进挂版槽内。踩住脚踏开关带动印版向上,转动到下端夹版活动槽处,用搬手搬动版辊操作侧涨紧棘轮涨紧印版,检查印版是否平服,位置是否正确。无误后方可开机印刷。
3、印刷完毕后,拉开机组,脚踏开关至夹版活动槽位置。用搬手松开操作侧端棘轮取出印版,经过清洗干净后,按编号存入版柜内。
三、开槽部操作规程
1、先将开槽刀入槽,根据工艺单的尺寸需求调整开槽刀的位置及前后刀,刀距。
2、调整开槽刀时应将开槽部和整机分开,避免机器转动造成伤害。
3、工作前后应及时清理刀轴的纸屑,并进行润滑工作。
4、模切部调整:
①将开槽刀移至两侧,刚好压住纸板边缘1cm。
②将压线、预压、刀盘压力调整至比纸板厚度小0.4—0.5mm,确保纸板平稳进入模切部。
③将模板居中至模切辊上,上模板是应减掉压力,将模切与整机分离。
④安装模板时,螺丝先从模板的下方开始安装,上螺丝时应该先从两片模板接头处往两边安装。主要原因考虑下模式,模切是模板的下边先与优力胶接触,模板的螺丝孔尽量全部安装螺丝,以保证模板的真圆。
⑤调整模板位置时,应将模板与优力胶先分离,错开再调整,避免模板、优力胶受损。
四、堆积机操作规程
先用本单纸板把堆积机存板规矩定好,准备收板用托盘,托纸车到位。调整堆积机至托盘上面,准备接收,印刷纸板,堆积板面板操作设有手动、自动两种升起装置,生产中可自己选择,当印刷纸板堆积到一定高度时,把接纸板打开接纸板抬升堆积机高度至产品能拉出时。把第一剁拉走以后逐一重复操作。把印刷好的纸板送入指定区域后由该机台人员点数,码垛、捆绳、入库。完成全程操作。
五、注意事项
1、每班工作完成后,必须用清水洗干净着墨辊和胶辊上的油墨,然后将胶辊脱离着墨辊。否则会造成着墨辊和胶辊损伤,造成巨大损失。
2、每班下班后,清扫场地卫生、擦拭设备、清点工具、填写交班记录等项工作完成后,方可离岗。
其他答案1:
不一样的机器操作方式不一样。技术很重要,经验更重要。
其他答案2:
这个要学很久,谁也回答不了
其他答案1:
出现油墨堆积橡皮布的原因有以下一些问题:
(1)印刷到4000张左右时,开始出现堆墨现象,但机器的传墨系统和印版均未发生异常现象。
(2)印刷到5000张以上,发生堆墨,其他方面正常。
(3)印刷9000张时,一切正常,没有堆墨现象。
原因分析:造成堆墨的原因主要有:原辅材料、环境条件等因素。堆墨现象有一定的规律,在发生问题时,如果认真地观察其发展趋向、变化进展情况、涉及的地点和印刷品质量受损的程度
其他答案2:
压力大,还有油墨粘,
最佳回答:
-
你墨斗要抓得好。
-
你水墨要平衡。
-
你的墨棍\水棍压力要调节好。
其他答案1:
一个是整体加的,一个是单个位置加的!
其他答案2:
向上就是大墨,向下锁墨
其他答案1:
这个没有定量 因为墨斗随着使用时间变长也会磨损 所以说这个东西只能看个大概 具体的还是要靠经验 熟悉了就可以掌握这个量 本人开小森多年
其他答案1:
除非是高配机 用扫描仪扫 求采纳
最佳回答:
1.你墨斗要抓得好。
2.你水墨要平衡。
3.你的墨棍\水棍压力要调节好。
发表评论